?
在職場上有些人在團隊合作上特別有一手,總是能圓滑處理部門間溝通,掌握各自需求讓項目順利進行。不見得天賦異稟,卻能夠見微知著、敏銳得知所有信息,聽出他人的弦外之音。面臨溝通不順時,或許停下腳步仔細觀察,能夠聽出決策與推行順利的關鍵。
?
之前因為家人要打疫苗去幫忙買止痛藥,記得那時候所有人都在打疫苗,所以市面上止痛藥大缺貨。到了某家藥妝店去,在貨架上搜尋了好久,熟悉的知名品牌止痛藥已經(jīng)賣完了,所以就拿了一盒疑似是加強錠的藥盒去結(jié)賬。
?
那時候在柜臺幫忙結(jié)賬的年輕店員,看了一下我買的東西,問了一下那盒藥是不是打疫苗后要吃的?如果是的話,建議不要買那盒,那盒是感冒在吃的,貨架上有其他廠牌一樣有止痛效果的,適合打疫苗后吃,他可以請藥師來跟我說明。
?
于是,多虧這位年輕店員的細心,本來只是要買盒止痛藥預備卻差點拿成感冒藥的我,獲得了明確的指引,也順利在藥師的建議下買到了雖非知名廠牌但一樣有止痛效果的成藥。
?
同樣的情形,要是沒有那位結(jié)賬店員的細心,或許我也就順理成章買了一盒比較貴但不是我需要的成藥回家,然后渾然不覺自己買錯了。或是,要到很久之后,我才會知道自己從頭到尾都沒買對藥。
?
身為店員的他,也大可以按照流程結(jié)賬,也不多問些什么,反正客人選的東西就要自己負責。但這位仿佛內(nèi)置溝通天線的店員,只多問了一句話,就改變了這個消費流程的走向,也因為他的建議,讓我得以詢問到專業(yè)的藥師,獲取讓我更安心的建議。
?
其實,在職場上,許多那些我們看起來混得不錯的人,不見得特別出類拔萃或天資聰穎,有更多人是他們在每個需要溝通的場合,也像是我碰到的藥妝店店員一樣,把自己的溝通天線充分打開,聽出他人的弦外之音。
?
無論是從客戶或是主管的表情、說話的語氣、語氣中的肯定、遲疑還是猶豫,甚至是主管或客戶每一次給予簡報或是文件的回饋,他們像是偵探也像是管家一樣,搜集各種會影響決策的信息,也透過每一次的反饋去驗證他們所搜集到的信息質(zhì)量。小到主管喜歡用的項目符號、字體或精神比較集中合適匯報與決策的時間,大到主管跟主管的主管之間的互動、人際動力與組織變化,都入了職場聽覺敏銳之人的耳中,也成為他們仔細收藏的聲音細節(jié)。
?
于是,各種更重要、規(guī)模更大或是影響力范圍更大的任務,就像是回聲一樣,透過所互動之人的正向反饋,回饋到這些職場聽覺敏銳之人,讓他們也更有余裕繼續(xù)在職場地圖上導航而不會處處碰壁。
?
當下一次碰到溝通不順暢之時,或許我們都可以想想,我們是否只有聽到,而是否有聽出那些最令人擔憂、焦慮或是對于決策至關重要的弦外之音呢?而面對每一個溝通對象,我們或許也可以期許自己是那個把溝通天線充分打開,能聽到也聽懂他人需求的溝通者。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