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槽主要原因不外乎是「追求更好的薪水」,如果收到Offer后才發(fā)現(xiàn)薪水不如預期,或是和面試時談的不同,還能爭取嗎?此外究竟該離職專心找工作,或是騎驢找馬?面試關卡很多的公司,薪水會比較高嗎?筑招網(wǎng)小編為你一一揭秘!
?
本文導覽
收到Offer后,還能爭取到更高的年薪嗎?
我收到Offer了,但合約上的年薪跟當初談的不同
要在職中找工作,還是辭職專心找工作?
有一定的經(jīng)驗后面試關卡變好多,關卡多核薪會比較高嗎?
?
收到Offer后,還能爭取到更高的年薪嗎?
如果對方愿意給你Offer,那就代表公司對你感興趣,且你的能力也符合該職位的需求,所以其實可以嘗試跟公司談判,在原有Offer的基礎上爭取更高的年薪。
至于用什么理由,你可以從下面幾個面向發(fā)想:
■職位匹配度:說明自己的能力非常匹配該職位,可以在短時間上手。
■未來的潛質(zhì):提出可以證明自己學習力、職位晉升調(diào)節(jié)力的履歷。
■自己的誠意:強調(diào)對這份工作的向往,并說出自己期望的數(shù)字。
■其他的Offer:你可以用其他的Offer作為談判籌碼。同時也提出幾個警告:
■真的有入職意愿再去談判:如果對方接受條件后,你又突然毀約;除了浪費彼此時間外,還容易留下不良印象。
■任何談判都有風險:你有可能因為談判而失去原有的Offer,如果覺得這樣也沒關系,就可以采取更強硬的談判姿態(tài)。
■談判不要超過2輪:談判是一個雙方展現(xiàn)誠意的行為,如果談判的次數(shù)超過2輪,即便得到一個很高的薪酬,給你這個薪水的公司還是會有點不爽,他們加上去的錢會想從其他的地方凹回來,盡管跳槽是為了高薪,但不建議過度消耗未來的籌碼。
?
我收到Offer了,但合約上的年薪跟當初談的不同
筑招網(wǎng)小編有朋友曾在Offer Get閱讀合約時有被詐欺的感覺,事情是這樣的:
朋友面試表現(xiàn)杰出,在最后與人資談薪水時說出自己的期待年薪,人資這邊也沒有壓他的年薪;但跟我朋友說公司的薪水結構為12 + 6個月,所以他的月薪會是期待年薪/18,并詢問他是否接受;朋友對此次的年薪漲幅很滿意,盡管獎金集中在年終也還能接受。
但隔天收到的合約卻只保證一年的薪水為12個月(一年本來就是12個月啊…),他打電話詢問人資這是怎么回事時,人資只給制式的回復:「合約依照公司規(guī)定,至于獎金的部分,去年與你相同部門的同事年終都有6個月。」
?
于是他很崩潰的跑來跟筆者討論如何處理這個Offer,我當時給他幾個指標判斷:
?
1.這間公司完成承諾的可信度
建議把筑招網(wǎng),建筑人才網(wǎng),建筑英才網(wǎng)討論區(qū)中跟這間公司有關的留言通通看一遍,如果這間公司過去有沒完成的承諾通常都會被爆料,不要不信邪,要相信前人的遺言?。ㄕ`。
如果在網(wǎng)絡上找不到相關資訊,就只能賭公司的人品了;但公司每年的經(jīng)營狀況與市場環(huán)境都不一樣,所以沒加載合約的獎金變數(shù)也很大。
?
2.自己是不是真的非這間公司不可
如果你對這間公司的愿景非常向往,就算年終0個月也能接受,那就去吧。假如你手上還有其他選擇,只是年薪加總比它略低;我強烈建議選擇薪水有寫在合約上的公司,沒合約你毫無保障,甚至為了考績還要拼命阿諛奉承、拉黨結派。
3.合約上的12個月是否比現(xiàn)在的年薪更高
如果這間公司就算沒年終,年薪還還是比你原本的高,那嘗試看看也沒壞處;但你必須抱持根本沒年終的心理預期入職。
要在職中找工作,還是辭職專心找工作?
?
我們將問題分成3種情境來討論:
?
1.現(xiàn)在的工作環(huán)境可以忍受,騎驢找馬是最安全的
因為面試沒上對你來說不會造成太大壓力,同時也能知道自己有哪些職能上的不足。此階段可以用下面三種方式來試水溫:
主動投遞簡歷
詢問周圍好友是否有合適機會
找獵頭聊天了解市場
?
2.現(xiàn)在工作忍無可忍,且有3個月以上的預備金
如果繼續(xù)工作下去會崩潰,那辭職未嘗不是一個選擇;如果你在精神不濟的狀態(tài)下面試,通常不會獲得一個好的響應。而在預備金足夠的狀態(tài)下,你可以全身心投入履歷制作、準備面試上,當專心在一件事情上的時候效率才會最高。
?
3.現(xiàn)在工作忍無可忍,但身無分文
盡量不要把自己逼到要背水一戰(zhàn)的地步,在這樣的情境下我不敢勸你離職,因為錢是最現(xiàn)實的問題。假如你在此刻離職找工作,也容易因為金錢壓力,在考察不夠周全的狀態(tài)下選擇一份不適合的工作;這份工作可能只是另外一個火坑而已。
Tips請做好基礎準備后再面試,沒有準備就去面試只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
有一定的經(jīng)驗后面試關卡變好多,關卡多核薪會比較高嗎?
隨著工齡的增長,你的面試往往有2道以上的關卡,不要嫌這些關卡繁瑣;你反而要去思考:「如果一個高薪職位只要30分鐘的面試就能入職,這個職位是不是在抓交替?」
?
這邊筑招網(wǎng)小編先分享關卡多的好處:
?
1.更了解彼此
隨著年齡的增長,每一次換工作都是重大的抉擇;如果看走眼了,對雙方都是不小的損失,比起承擔錯誤選擇的后果,不如多花一點時間在了解彼此上。
?
2.對公司組織架構有更明確的認識
筆者曾面試一間上市公司,除了筆試外還有五道關卡:「小主管&資深工程師→部門主管→合作部門主管(IT相關)→跨部門主管(行銷、業(yè)務)→人資部門」從筆試到最后收到Offer耗時近3個月;盡管最后拒絕了這份Offer,但這個面試流程,讓我對這間公司的組織分工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
3.有機會接觸高層,了解公司愿景、未來計劃
Senior Engineer或是Tech Lead的職位在最后關卡有機會面對公司高層(ex:技術長、營運長、執(zhí)行長),通常走到這一步距離Offer Get只有一步之遙,他們在這個關卡更關心你的人格特質(zhì)是否與公司吻合,你也可以趁這個機會向他們詢問公司愿景、未來兩三年準備發(fā)展的方向。
如果該公司的愿景、未來兩三年的發(fā)展方向都有發(fā)新聞稿,那你就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分享自己的見解(可以深入探討,但切記不要批評)。
盡管前面講了不少關卡多的好處,但同時也要跟你說:「關卡數(shù)量跟核薪高低基本上沒有太大關聯(lián)性!」
?
筑招網(wǎng)小編認為要了解彼此,大概2~3關就足夠了;除非你是面試的是中建,中鐵這類知名的建筑公司,不然本土企業(yè)就算你就算關關難過關關過,最后核薪的數(shù)字也可能讓你想吐血。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