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晉升主管那一刻起,縱使你個人過去戰(zhàn)功赫赫,功勛卓著,記得把它們放在一旁,你首先需要思考的是為何被拔擢?管理層希望你為公司達成什么目標?他們期望這個團隊能創(chuàng)造什么價值?帶來哪些改變與創(chuàng)新?
?
為什么這些提問重要?
?
企業(yè)以盈利為目標,在商業(yè)合作上,勞方與資方能各取所需,自然皆大歡喜。走在職涯成長的路上,當主管不僅能增進領導管理,也是公司將員工能力杠桿放大最劃算的做法,身為新手主管的你,無論是空降主管或是原單位升任,如何發(fā)展出一條適合你增長的道路?
?
大家可能有搭乘飛機的經驗,坐在客艙,駕駛員升空到3萬英尺高空,一切看起來那么平順。實際上中間有非常多細節(jié)要留意,比如說塔臺廣播指引飛航,儀器雷達客觀數據了解風速、氣候等、駕駛員和副駕駛合作無間,遇到亂流時,坐艙長與機組人員神態(tài)自若讓旅客安心。萬一真有突發(fā)狀況,做好因應及風險管控,才能平安將旅客送達目的地。
?
職場上如同機組人員在空中的完美合作,你就是機長,這架飛機航行期間,可能會遇到各式挑戰(zhàn)與困境,今天筑招網小編想跟大家分享自己帶領團隊的學習心得,匯整出3個實用小技巧,希望對新手主管的你有一些幫助!
?
技巧1:建立信任值戰(zhàn)力迭代幫助下屬成長
?
當接手新部門、組建新團隊時,首重信任開始。我會邀請部屬定期安排1-1面談,借此了解他的特質、個性、價值觀、對個人成長的期待,從日常任務來觀察他的軟硬技能、工作模式,面對壓力的響應策略、指導回饋討論等多元分析,訂制化專屬的個人戰(zhàn)力分析表,因為每個團隊成員各自有長版和短板,擅長和不足之處,包括主管自己,如何整合這些人才運用長版發(fā)揮優(yōu)勢,透過on-job-traning,公司教育訓練等方式,協(xié)助下屬補足短板,他自己感受到成長,團隊戰(zhàn)力日益提升,這是主管要思考、實作的事情。
?
值得注意的是,個人戰(zhàn)力分析表需要定期迭代,每個人都會歷經生命周期,同仁初入職場時是花樣年華的少女,我看著他結婚、生子,從少婦升格當媽媽,內在驅動力可能會跟著改變,工作不是全部,這是人生常態(tài),因應變化對他的激勵方式就要跟著改變。
?
技巧2:態(tài)度是關鍵人與組織匹配度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大部分求職工作有很多交戰(zhàn)守則,簡歷撰寫、面試技巧等,但很少有人提到順利取得offer,進到一家新公司后,如何讓自己順利通過試用期?
?
我自己在多次行銷跨域的經驗,察覺到一件事情,每個人到新產業(yè)任職時,無論是當下屬或是主管,都會面臨一個挑戰(zhàn),那就是如何在90天順利落地,通過試用期。怎么能夠快速學習該產業(yè)領域知識,縮短學習曲線,讓自己和團隊盡速上手,為公司發(fā)揮貢獻。
?
我會萃取出公司所處的產業(yè)領域知識、公司/部門目標,從市場研究和產業(yè)分析的角度切入,請教各部門不同職能同仁,擬定團隊發(fā)展計劃,從中提取「新人學習包」觀察新人適任、學習態(tài)度與組織文化匹配度,這三點是我最重視的項目,一個人的能力是可以透過學習與訓練來持續(xù)精進,然而態(tài)度卻很難。其次,我也會結合既有成員軟硬技能及成熟程度,將部門以兩至三人(含新人)為單位,建立若干小組,透過組間任務輪調與交叉合作,讓新人快速融入團隊,逐步營造團隊合作默契。
?
技巧3:跨團隊互動交流營造學習型組織
?
面對錯綜復雜的跨部門溝通,我會運用項目管理框架,分析現況、識別利害關系人、展開地圖脈絡來進行關系運營,用他的語言創(chuàng)造對話。例如老板關注的是公司財報(營業(yè)收入、營業(yè)成本、營業(yè)費用)、項目經理注重項目時程、里程碑、范疇、需求異動管理。
?
另一方面,各部門常因任務而共聚一堂,討論特定議題來解決問題,通常都是正式場合,偏向理性。愛蜜莉觀察部門間若能有更多軟性議題討論,從不同職能的伙伴取經,打破部門邊界建立學習型組織,更多元化的跨團隊交流。
?
舉例來說,我自己曾發(fā)起組織內部共學團,銷售會各項目有所合作,發(fā)現各部門對數據分析一知半解,工程師會寫程序,但不知道行銷所說的數據追蹤怎么來搭配?項目經理曉得銷售重要,但不知道怎么來使用銷售資源?透過這個共學團,分享彼此工作上運用,產品經理、數據運營等相關領域課程,建置完整知識體系,變成公司內部共通語言,最大受益的人不僅是參加共團學的每一位伙伴,我自己從中也獲益良多,學習不同思考模式及開放心態(tài)。
?
此外,不同世代的伙伴相繼加入職場行列,上司、下屬需具備同理心,理解并尊重不同的價值觀和想法,確保團隊朝向公司共同目標邁進。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