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筑招網講師陳軒正分析:這種情況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上司會繼續(xù)把任務交給那些不需要費心費力就能取得好成績的人,一直到該員工提出抗議或累垮為止。
另一種狀況就是,當其他員工看見表現(xiàn)好的員工只會多勞卻也沒有多得,那不如當一條咸魚可以準時下班、保持身體健康的躺平效應。
?
雖然我們都期待員工能夠自動自發(fā)且主動積極的把所交辦的任務做得最好,然而我們也不要忘了殺雞取卵的故事,在把員工的精力耗盡前,可以再想想,你是真的視人才是企業(yè)的資產嗎?還是只是個高大上的口號?
?
如果我們真的認為人才是企業(yè)最重要的資產,那我們要怎么樣保護好這么重要的資產并對他們進行投資?為了不讓高效能的員工沉默離職,我提供幾個面向給主管們參考:
?
建議一:重視員工的當下狀態(tài)
?
我想分享一個案例,希望能引起對公司關注員工當下狀態(tài)的重要性的關注。
?
這位研發(fā)經理在公司中表現(xiàn)出色,然而由于客戶的項目不斷涌至,他被要求全身心投入工作,無論負擔是否過重。盡管他曾向上級反饋了自己的處境,但只得到了”多擔待一點吧”的響應。最終,由于長期的過勞,他的健康出現(xiàn)了嚴重問題,不得不住進醫(yī)院。
?
這次事件引發(fā)了他的反思,他感到過去的賣力工作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導致了他的健康問題,他在找到我進行交流會談時,對過去的賣力工作充滿怨言,最終辭去了工作。這一決定不僅對公司內部產生了一連串負面連鎖效應,還影響了與客戶的關系,引起了緊張情緒。
?
這個案例強調了公司應該更關注員工的全面需求,特別是在面臨高壓工作時。員工的身心健康是維護公司長期成功的重要因素,忽視這一方面可能導致不可逆轉的后果。
?
因此,我建議公司應密切關注員工的當下需求,通過積極的溝通渠道來傾聽員工的聲音。此外,我們應提供壓力管理、靈活工時、健康支持、職業(yè)發(fā)展機會和獎勵,以幫助員工實現(xiàn)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這些措施將提高員工滿意度和生產力,為公司的長期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
建議二:個別化的工作分配
?
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個案例,一位項目經理的決定改變公司的業(yè)務運作模式,要求業(yè)務人員參與產品市場推廣,而不僅僅是執(zhí)行接單和出貨的工作。這項改變的動機非常積極,因為它有助于擴展業(yè)務,但也帶來了一些挑戰(zhàn)。
?
其中一個關鍵挑戰(zhàn)是,并非每位業(yè)務人員都具備對產品規(guī)格、特點以及與競爭對手的功能差異了如指掌的能力。這使得一些業(yè)務人員在產品市場推廣時遇到了困難,無法清晰地回答客戶提出的問題,進而導致客戶不滿。
?
這個案例提醒我們,每位員工都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和限制,且在處理壓力和困難時,有著不同的應對方式。主管應更多關心并理解員工的個體狀況,以更智慧地分配工作和提供適切的培訓,以確保員工不僅感到被視為工具,更能充分發(fā)揮潛能。
?
通過更深入地了解員工的技能和需求,我們可以更有效地激發(fā)他們的潛質,提高工作性能,同時提高客戶滿意度。這不僅對公司業(yè)務有益,也有助于維護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確保員工能夠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潛能。
?
希望你在分配工作上能有不同的看法,更貼近員工的心聲,更加高效。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