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場上沒關系就要建立關系,你必須建立個人與其他部門同仁的關系,這不是要你去建立朋友關系,而是要你去建立起互信的工作關系。
?
終于又帶著一個新進業(yè)務同仁通過試用期,看著他拿著客戶的詢問函,不斷地進行跨部門的討論,又或者找主管討論,我知道他開始同步建立對內(nèi)與對外的關系所以他的工作會越來越上手,這讓身為負責前期教育訓練前輩的我,終于松了好大一口氣!
?
我總是告訴每個新進的業(yè)務同仁,「你必須去建立你個人與其他部門同仁的關系,這不是要你去跟誰建立朋友關系,而是要你去建立工作的伙伴關系。因為你的每一張單都需要其他部門同仁協(xié)助,如果你沒有建立起互信關系,等你需要他們時,你就可能尋求不到資源?!?/span>
?
建立關系的第一步:搜集對方的資訊,包含名字、職稱、工作原則等。初到一個公司,對于公司既有的企業(yè)文化,要不就格格不入的離開,要不就要想辦法融入。因此先找出第一條關系線,就會衍生出其他的線。
?
多年前,我到幼兒班擔任課輔老師,不同年級加起來約莫二十個孩子,我的工作就是要督促他們完成作業(yè),并且確認他們作業(yè)是否正確。雖然這些孩子年級不同,但因為多半是同一學校,也一起在幼兒班多年,所以彼此間是很熟悉的,這個班級形成某種文化,就像是企業(yè)文化一樣,只有我這個菜鳥老師是陌生人,就像是初來公司的新人一樣,要不就格格不入然后黯然離開,要不就選擇融入,成為其中一份子。
?
但要融入一個文化談何容易?于是我開始想辦法去記住這些孩子們的名字以及年級, 然后搞清楚誰跟誰是兄弟姐妹,誰跟誰又是好朋友,誰又討厭誰,弄清楚后,我發(fā)現(xiàn)其中一個六年級是大家心中的老大,而這個老大不至于帶頭起哄,但是他總是一副小大人般的冷淡,很有距離感。于是我決定先拉近比較快熟以及本來就比較聽老師話的孩子們,比如:A比較屬于快熟的孩子,一但我跟他建立好關系,A的好朋友或是兄弟姊妹就會很容易跟我建立好關系。
?
換到職場也是一樣,我剛開始進入現(xiàn)在公司時,我也先去記得每個單位負責主管的名字,別人是怎么稱呼他的,他又有什么樣的工作習慣與原則,什么時間去找他比較方便,同樣找出比較容易拉近距離的同仁,先建立起關系,一但建立第一條線,就很容易摸索出其他關系的線。
?
善用機會累積關系的厚度與深度,所有的關系都需要累積,只有單純的噓寒問暖不夠,每一個事件的發(fā)生,都可能使關系變的更好或是更壞,處理事件的過程,要格外小心謹慎。
?
其實關系是靠時間累積厚度與深度的。所有的關系累積都來自于互動,但互動如果只是單純問候是不夠豐厚的,通常一定有事件發(fā)生才能讓關系變的更好(也可能更壞)
?
當年幼兒班有個很皮的小孩P,在我到職的第一天,就當著全班面前嗆我說:「老師你最厲害的是國文喔?但我最討厭背書。」當場我沒多回應,但全班竊笑著,仿佛為這下馬威的勝利歡呼。后來我發(fā)現(xiàn)P除了調(diào)皮愛說話之外,其實是個熱情直率的孩子,有一次他背三字經(jīng)背的相當厭煩,連續(xù)來找我背了三四次都沒能過關,他忍不住又當著全班面前喊:「老師,你每天都叫我們背,你都不會背!」全班同學抬起頭來,臉上一副期待看好戲的表情,我指著大家心中默認的老大(冷淡的六年級生)說:「你來當裁判,老師也背三字經(jīng),你注意看,我如果背錯任何一個字,我以后就不要求P背,我如果背的正確,P以后就乖乖背,不可以反抗?!?/span>
?
六年級老大默默的點點頭愿意當裁判,我贏得這場賭局,這件事讓我跟這位老大以及P的關系改變了,老大會偶爾幫我管秩序,他會說:「某某某,老師先前有說不可以這樣?!雇瑢W多半都會聽老大的,至于P也遵守承諾乖乖背誦,在這之后他對我提出的要求,再也沒有任何反抗。
?
同樣的,有不少同事都認為技術部資深主管似乎跟我比較好,我要什么資源似乎都比較容易,但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當年他還沒升到主管時,在某個凌晨時分因為班機延遲在異鄉(xiāng)語言不通的他,無法順利出關到飯店,當他打了承辦人員以及其他相關人員電話都關機時,唯一打通的是我的電話,其實他要去處理的客戶售服跟我沒關系, 但我依舊隔海幫他聯(lián)絡飯店接機,前后一個小時確認他抵達飯店,已經(jīng)是凌晨一點多,當年的革命情感奠定之后深厚的工作關系,而這樣的革命情感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建立。
?
但不管如何,每一個事件處理的過程,都可能讓關系更好或更壞,必須謹慎。
?
找出每個人的差異,建立不同的關系互動模式,這些不是阿諛奉承或是討好他人,對我來說,我只是為了要達到我的目的(快速取得資源)而采用不同的方式而已,就像從廣州到深圳,你可以選擇不同交通方式抵達目的地。
那年在幼兒班每天都得面對二十個不同個性的孩子,同樣的方式引導孩子,卻不見得收到同樣的效果,后來班主任告訴我,試著多觀察孩子們的個性,找出適合他們的方式引導他們,這樣他們才會跟隨你的腳步,有的孩子可以說道理,有的孩子必須恩威并濟,有的孩子很玻璃心,經(jīng)過一段時間摸索,終于建立起與每個孩子的互動模式。
?
職場上亦如此,跨部門溝通時,每個主管都有眉眉角角,有的主管總愛打官腔,有的主管不善表達,有的主管沒有耐性,所以愛打官腔的就得說些好聽話,讓他愿意不小心說出真實,不善表達的就別用申論題的方式提問,就給選擇題吧!是A或B二選一,沒耐性的,直接說是否方便打擾十分鐘,我有三個問題想請教等,對我來說,這些都不是阿諛奉承或是討好,我只是為了要達到我的目的(快速取得資源)而采用不同的方式,這就像從深圳到廣州,你可以搭高鐵、滴滴、自己開車等不同方式抵達目的。
?
大家都知道關系管理與關系經(jīng)營很重要,但在這之前不仿想想如何踏出第一步:「建立關系」。職場上有沒有建立友誼關系是個人選擇,但請記得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才能提高你的工作效益。
?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